国庆去黄山的小周,没像往年那样凌晨爬天都峰,而是直奔新开通的观光电梯,5 分钟直达山腰观景台,“吹着风看云海,比喘着粗气爬山舒服 10 倍”;
在重庆某蹦极基地,00 后小李选了 “缓降套餐”,教练把下降速度调慢 3 倍,他笑着说:“既体验了失重感,又不用吓得喊破喉咙,主打一个优雅。”
如今的 “窝囊游”,早已不是 “敷衍旅行” 的代名词。
景区漂流项目里,年轻人躺在皮筏上随波逐流,连船桨都懒得划;
古镇游玩时,大家找家茶馆坐一下午,看行人往来,比赶景点拍照自在多了。
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,国庆期间 “懒人玩法” 相关搜索量暴涨 300%,“无痛登山”“佛系漂流” 成热门关键词。
国庆假期,越来越多人,爱上了“窝囊游”,为什么?
下面,谭天道地,为你解读!
还记得去年爆火的 “特种兵式旅游” 吗?一天打卡 10 个景点、凌晨赶车不睡觉,主打 “用最少时间玩最多地方”。但今年不少人喊着 “玩不动了”,转头投入 “窝囊游” 怀抱。
“之前跟团游,早上 6 点起,晚上 10 点回,每天走 2 万步,回家躺了三天才缓过来。” 上班族王女士说,这次国庆她特意选了 “慢节奏行程”,每天只去一个景点,下午还能回酒店补觉。
其实,“窝囊游” 的走红,藏着大家对 “旅行焦虑” 的反抗 —— 不用赶时间、不用晒打卡照、不用跟别人比行程,旅游终于变回 “自己舒服最重要” 的事。
而且 “窝囊游” 性价比还高。比如传统蹦极一次 300 元,全程 10 秒;“缓降蹦极” 多花 50 元,能体验 3 分钟,还能慢慢欣赏风景。
不少景区也抓住商机,推出 “懒人服务”:登山电梯、漂流躺椅、景点直通车,让游客花小钱就能享受 “松弛感”。
有人说 “窝囊游” 是 “旅游降级”,但其实它是一种 “旅游升级”—— 从 “走马观花” 到 “深度体验”,从 “追求数量” 到 “注重质量”。
在杭州西湖,以往游客忙着坐船打卡 “三潭印月”,现在更多人沿着苏堤慢慢走,看柳树飘絮、听鸟儿唱歌,还会和路边卖糖画的手艺人聊聊天;
在西安古城墙,不再是 “骑车一圈打卡”,而是找个角落坐下,看夕阳洒在城墙上,感受历史的慢时光。这些 “不赶时间” 的瞬间,反而让游客更能感受到目的地的魅力。
谭天道地想说:旅游的意义,从来不是 “我去过多少地方”,而是 “我在旅途中收获了多少快乐”。
这个国庆,“窝囊游” 告诉我们:不用勉强自己 “活力满满”,累了就歇、想躺就躺,这样的旅行,才更让人念念不忘。
下次假期,你愿意试试 “窝囊游” 吗?
对此,你怎么看?欢迎留言讨论!
我是谭天道地,欢迎关注我。
#热点观察家#
利鸿网配资-利鸿网配资官网-南京股票配资网-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